大众网记者 李霞 青岛报道重庆配资炒股
为了深入传承红色文化精神,培养爱国爱党意识,了解山东首条铁路的百年变迁,近日,五二中队的队员们开启了一场穿越百年的铁路研学之旅。
胶济铁路青岛博物馆是一座反映胶济铁路诞生发展的专题性展馆。坐落在胶济铁路起点青岛火车站,由原青岛站钟表楼改造建成,共设起点、联接、抗争、铸魂、腾飞五个展厅,面积1823平方米,有展品实物1400余件。
这座由百年德式老站房改造而成的博物馆,红砖灰瓦间沉淀着太多故事,“从蒸汽机车到复兴号,中国铁路经历了怎样的蜕变?”带着这个疑问,队员们走进了胶济铁路青岛博物馆.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“胶济铁路零公里”主题雕塑,这不仅是一个物理起点,更是一座承载多重历史意义的里程碑,序厅内一幅巨大的《胶济铁路线路图》铺满整面墙,这条始建于1899年的铁路,像一条钢铁巨龙,串联起青岛与济南。先辈们用最原始的工具,筑起了这条交通命脉,通过陈列着锈迹斑斑的道钉和锹镐,难以想象它们曾经参与过如此浩大的工程。从“八一”号内燃气车、动车、高铁、“和谐号”、“复兴号”,队员们得知从青岛到济南火车由以前的12小时50分钟缩短至不到两个小时。无不赞叹科技的力量,这一切都彰显了中国速度和中国精神。
通过参观第一、二、三、展厅,以起点,联接、抗争为主题,队员们认真参观每一个展品,“胶澳租界条约”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,国家弱小就会任人宰割,“五四运动”“四方机厂大罢工”,这些红色革命故事,搭配墙上旧图,记录了胶济铁路饱经风雨,历经磨难,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屈辱和艰辛。新中国成立后,铁路工人用简陋的工具造出了国产蒸汽机车,展区里的”解放型”机车零件、手绘设计图,让队员们感受到老一辈工程师的智慧与坚持。
第四、五展区,以铸魂、腾飞为主题,从“和谐号”到“复兴号”,每一列动车都承载着追梦人的故事,从一张张更新迭代的车票到电子车票,每一张车票都是中国铁路发展的缩影,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,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,每一寸铁轨都镌刻着奋斗者的足迹!
今天我们触摸的不仅是冰凉的铁轨,更是一段滚烫的历史,这条铁路见证了帝国主义的侵略,也铭刻着中华儿女的顽强抗争!锈迹斑斑的扳手、泛黄的老照片、沉默的蒸汽机车,都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。
参观完成后队员们通过撰写观后感和制作手抄报的方式,深刻总结了此次研学收获,将所见所闻转化为所思所悟,使红色文化浸润心灵,让本次研学活动得到了思想的升华和精神的洗礼。
“铭记革命历史,传承红色基因”这不仅是一句口号,更是新时代少年的责任和使命,让我们通过这次研学追寻先辈的足迹,让红色的火种在我们心中永远燃烧,照亮前行的道路!
日升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